分类 生活感触 下的文章

2016年已经过去了,但是1月的时候有几个大需求要开发,很忙,快回老家过春节前才有空来写下我的2016年。

  1. 学习了双拼输入法,目前使用的是小鹤双拼,在公司和家里都使用搜狗输入法配置小鹤双拼方案使用。
  2. 工作上上半年绩效拿个C,下半年拿个A,可以升职了。
  3. 技术上没有长足的进步,同时下班后对技术的钻研也少了,就连开发者头条都很少上了。
  4. 平常浏览的网站就是v2ex,微博,虎扑和sg。晚上到家会FQ上FB,Twitter和Instagram。经常看的直播是斗鱼。
  5. 一直在玩的手机游戏为ingress,下半年还参加了深圳的Mission Day,但是那个号不知道什么原因被封了,就重新注册了一个号。另外一个游戏是网易的阴阳师,没花一分钱,倒是抽到了不少SSR。另外买了巫师,但是没玩几个小时。DOTA2也很少玩了,不过相关比赛新闻还是看的。

以前写的文章都是关于代码的,除了很久以前几篇生活感触下的文章。现在想想,生活不只有工作,工作也不只有代码,记录或者分享一下其他方面的经验,技巧或者经验也挺不错的,所以,这篇博客我就来分享一下我使用的App,包括iSO和Android的,东西可能比较多和杂,可能需要慢慢更新了。

iOS

现在我用的苹果设备是一台2014年买的土豪金iPad mini3。除了去年过年在家把屏幕摔坏了以外,没有什么大毛病。现在系统也一直随更新走,目前是iOS 10。我觉得还能再战一两年。

网络工具:Surge

这个工具是第一次Surge下架前购入,貌似花了68元。只有系统更新和Surge软件更新才会打断使用,其他时间一直在后体运行,目前这个版本使用的时间已经355个小时了,我觉得已经值回售价了。

没有Surge之前,iOS没越狱的话貌似没有什么可以FQ的软件,原来使用的是shadowsocks,没越狱的话这个软件只是一个内置Proxy的浏览器,越狱的貌似可以自定义SS了。

得益于Surge强大的路由和URL规则,无需启动关闭软件或者启动开关Proxy,就可以无缝在不同的软件之间进行切换,非常方便,我是已经离不开了。

当然Surge还有其他强大的功能,我还没有研究过。最近Surge也出了Mac的版本,看论坛评价也很受欢迎,不过我没有Mac,不好评价。

- 阅读剩余部分 -

2015已经过去了,怎么也得总结一下,是不……

---updated at 2016年2月20日21:51:16
2015年年初从济南回到西安,因为出差这件事和神码有了隔阂,年后去济南出差的六个人就走了三个。我也是其中一个,不过是最晚走的。我也在西安投了几家,原本准备去华为的,毕竟华为在西安也是最大的几家公司之一,不过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去成,不过也算放下了心中的执念,毕竟当初毕业的时候因为机试没有过不能进入华为耿耿于怀。其他又看了几家,要不就是我工作资历浅,人家不要我,要不就是公司是外包的或者工资低,反正没有谈妥。4月提出离职,回了家一趟,决定来到深圳。

5月初来到深圳,先是借住在小胖和封叶那里,找了两周工作,都没有着落,封叶内荐的腾讯压根连面试都没有。不过,幸好大肠推荐的平安要了我,就先干着了。

- 阅读剩余部分 -

好久没有更新博客了。

最近上班工作,随着对系统越来越熟悉,任务越来越多,事情越来越复杂,俨然有成为组内二把手的趋势。组长钱总想把我们培养成懂金融投资业务的人才,而不是技术人才。这边工作确实也不需要什么技术,Oracle PL/SQL可能更多,毕竟是面向数据库编程,所以的逻辑都在数据库中,Java就是应用展示而已。不过我还是习惯搞技术,对业务确实提不起兴趣。所以,上个月基本每天都泡在Github。不过这种理念,也让我了解这么一个道理,技术毕竟还是要为业务服务,没有脱离业务的技术。就算是给技术服务的技术,比如Docker,云平台之类的,那技术就是业务。所以我现在对技术没有什么偏见了,先前我超级讨厌面向数据库编程,把所有逻辑写在Procedure里简直是不能看,还有一部分逻辑在Trigger里。有的Procedure有2、3万行,看的头都大。对这些不熟悉的人,压根都找不到点在哪。不过,现在,释怀了,技术都是为业务服务。使用SQL来写逻辑,使用Java来写,没有什么区别,各有优劣。就像Java中那些框架一样,没有什么谁就是比谁厉害一说,没有什么是万金油,只有针对不同的业务,不同的场景,选择合适的恰当的,甚至都不合适的时候自己写一套造个轮子也是可以的。结果就是,现在对技术的看法可能更上了一个档次,可能更加追求高层次的理解。比如有的公司只招聘Java程序员,要求SSH。最初,可能要去学SSH。接下来,理解Java的基础,比如反射,代理等等,拿下这些框架就不成问题,遇到其他Java框架也是不攻自破。最后,理解技术的层次,数据结构和算法,就算这个公司不使用Java,使用Python,NodeJS,C++都可以应付。现在正在向更高层次的技术理解去努力。

- 阅读剩余部分 -

这次TI5,由于正赛和淘汰赛都在工作日凌晨,没有看几场,一般都是中午回去那一个小时可以看一会儿,晚上回去看录像和视频。
总的来说这次中国队战绩可以,拿到了2,3,4,5名。

今天看了总决赛,CDEC对阵EG,小组赛EG 2:0 CDEC,胜者组决赛CDEC 2:0 EG,可以说双方互有胜负。而CDEC是从外卡赛打上来的,如果可以夺冠,无疑创造了历史,也打破了奇数年中国队无冠的魔咒。

不过结果,CDEC 1:3 不敌EG。

这个时候,就有人说CDEC不给力,6支中国战队围剿1支美国战队失败,也有LOL的粉丝过来嘲讽。

这个时候,我突然有了个认识或者说是想法:人们通常不会为已经获得的东西感到高兴、自豪亦或是其他积极的情绪,而通常为了失去什么东西而懊恼、悔恨亦或是其他消极的情绪。

对CDEC来说,他们进入到总决赛,最差也不过是第二名亚军,这个对来西雅图之前的他们来说,这个已经是最大的收获了。然而总决赛失利带来的懊恼、不甘明显掩盖了他们获得第二名的喜悦。不过,失败无论如何也是令人不开心的事,特别是当你有非常大的希望获胜的时候。

对中国观众或者其他的中国战队来说,今年形势不是很好,外国战队在TI5前的比赛中包揽了冠军,中国队获得2,3,4,5名已经是非常好的战绩了,然而唯独缺了冠军,让这个成绩有点暗淡无光。

在生活中,这种情况也有。比如政府提供的某些福利,你在享受的时候可能并没有觉得这些福利值得感谢。然而,当政府取消这些福利的时候,可能感到失落和不满。

更显然的是,某人可能对你有无微不至的关怀,而你在享受这些关怀的时候,并没有感激,亦或者觉得理所应当。然而,一旦这个人开始疏远或者冷落你,你就会觉得非常不满。

人们可能总是对自己已经获得的一切,并没有珍惜或者感激,而总是对没有获得的那些感到失落,所以活的很累。